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治国、领兵,光靠嘴皮子当然没用,但为说客,恐怕再无人能驳倒他。”子桁叹道,“公孙龙若肯为我们去游说六国,说不定就是第二个张仪。”可惜临武君久闻公孙龙大名,竟捷足先登,把他请走。
蒙武一愣,没想到公子将破衫先生与张仪相提并论:张仪确是怪才,在秦国妇孺皆知。时秦惠王(子桁祖父)在位,张仪任丞相,楚、魏、韩、赵、燕五国结成合纵,楚怀王积极踊跃地担任合纵长,欲联合其他四国出兵攻打函谷关。而张仪仅凭口舌之利说服楚怀王、齐宣王与秦联合。连横既成,秦国开关延敌,自西向东出击;齐军自东向西从后方攻击联军;楚王本为合纵长,背盟后按兵不动,不助四国;燕国一看形势不对,早早退兵,结果秦、齐轻而易举大胜魏、韩、赵三晋联军。
随后张仪又骗楚怀王亲秦反齐,并许以商于六百里地,待齐、秦一绝交,他立时赖帐,称只送六里地,楚王耳朵不好,听错了。楚王火气上来,发兵攻秦,坚持要直攻咸阳活捉张仪,但被秦军大败于蓝田,全军覆没。
眼见秦军长驱直入,楚怀王忙向齐国求救,齐宣王为绝交一事正在气头上,不发一兵一卒,最终楚国只得割让给秦国大片土地求和。
这次合纵,轰轰烈烈的开始,闹剧般的结尾。本为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,最后惟有秦国捡了大便宜:魏、韩、赵三国损兵折将;楚国割地求和;齐、楚两大国交恶,惟恐对方联合秦国攻打自己,都争相向秦示好;燕王更认识到与秦结欢的重要性,二话不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正在燕国为质的秦公子嬴稷(即秦昭襄王,子桁之父)。一年后秦惠王病死,四年后其长子秦武王因搬鼎死于王城,闻听秦国诸公子争位,燕王赶紧派人把嬴稷安全地送回咸阳,使他及时即位。
蒙武一开始以为破衫先生是个江湖骗子,没想到公子如此器重他,心中总觉别扭,苦笑道:“就算有才,也是怪才,而且公孙龙长得……太其貌不扬了!”老头瘦瘦小小的身形,一副小里小气的模样,以使臣身份派到诸侯国,未免有损秦国形象。
“其貌不扬?”子桁好笑,驳斥道,“选才又不是选美!神农形容憔悴,唐尧高瘦清癯,舜帝面黑如墨,大禹手脚胼胝,管仲体形佝偻,晏子身高五尺……”
未等说完,蒙武愕然道:“全有缺陷?”这些人不是上古之帝,就是著名贤臣,才能自不必说。转念一想,也许公子只是随口说笑,就算史书上确有记载,但今人有谁见过?不能当真。
随即子桁换郑重语气:“人才犹如高厦之砖瓦,朴实坚固比华而不实的粉饰重要多了。”
第二节 反间计(1)
疑之疑。比之自内,不自失也。
——三十六计之第三十三计
肃穆的秦宫大殿内,秦昭襄王正襟危坐,扫视奉命而来的朝廷重臣。安国君今日入宫请安,此刻也参加这次议事。国事重大又棘手,没人敢轻易发言,气氛格外凝重。
范雎也一直保持沉默。在秦为相多年,他太清楚秦王的脾气。收到子桁有关合纵密报后,范丞相当即将密函烧毁,重新誊录一份奏折呈给秦王,只称派往赵国细作发现各诸侯国均派使臣前往邯郸,可能密谋合纵。自古国君最忌讳朋党,如果说是公子嬴桁捎回的消息,易使秦王疑心,认为朝中重臣与有权继承王位的公子们交从过甚,图谋不轨。
从执意攻周来看,秦王对他不象以前一样言听计从。一来大王年事已高,疑心加重,二来由范雎举荐的两个朝廷重臣叛逃,本来按秦国连坐律法,他也应以叛逃罪论处。虽然秦王因范雎有大功而免于追究,但明显不象以前那样完全信任,口口声声称之仲父。
众臣寂然无声,秦王气道:“怎么都不说话?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不为寡人分忧,要你们何用?”他环视一番,发现武将里庶子嬴樛不在。这次班师回来论功行赏,已将他升少上造,依级别应当参加议事。
秦王问一旁内侍:“少上造怎么没来?”
“回禀大王,宫里早派人通知,但少上造出府未归,无人知道去向。”内侍小心作答。
刚刚升职就敢玩忽职守?秦王迁怒道:“哼!玩心不减!马上去传,找不到人,你提头来见!”那内侍吓出一身冷汗,忙领旨出殿。
见大王发怒,殿上更没人敢做声了。况且法不责众,慎言总比说错好。秦王习惯性看向自己的丞相,这么多年所有军国大事均与之商量,范雎的建议总是最中肯的。
“范爱卿,你有什么高见?”秦王面色缓和,每次征询丞相意见时,都以客客气气商量的口气,但最后还是由自己定夺。
范雎躬身行礼:“臣不敢妄言。”
秦王勉强客气道:“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说,好让寡人受教。”
“臣不敢,确实暂无良策,需要从长计议。”范雎又行礼。
“爱卿足智多谋,还望不吝赐教。”秦王心中不悦,当着这么多大臣,觉得扫面子。
范雎仍辞让,秦王悻悻道:“丞相想让寡人问第四遍吧?”
此言一出,范雎赶紧拜跪:“臣万死。臣乃待罪之身,不敢妄言。”
初见秦王时,秦宫内有宣太后摄政,外有穰侯掌权,秦王名义上是一国之君,但事事受母后、舅氏压制,宫里宫外都是外戚耳目。因此当秦王向范雎求教时,他三番客气,始终不敢谈正题,直到秦王屏去所有侍从,第四次拜而请教,范雎才大胆进言。那时秦王真心求教,他遂冒死献上废太后、逐穰侯、远交近攻的计策。现在君权早就巩固,范雎从相多年,知道大王性格说一不二,极有主见,所谓请教,只是采纳多家之言,最终自行决断。
范雎自知谏言多被采纳,全因对秦王心意揣度正确,措辞得当。合纵之会的起因,在于灭周,此前他已经进谏,未被采纳,现在秦国果然只得到方圆百里土地,却惹来六国诸侯合纵,事实证明当初臣子的意见正确,而国君错误,这是为臣的大忌。如果再轻而易举说出对策,表现得更有谋略,反而可能惹得秦王忌恨。
但始料不及的是,三缄其口,又让秦王以为故作姿态,饶是一向冷静睿智的范雎亦微微冒汗,觉得大王的心意越来越难揣测:各国公主、贵族宗女众多,周室衰微已极,为何选择与周联姻?即使不灭周,周室也名存实亡,各诸侯国谁都不主动攻打,持观望态度,偏偏秦王不介意背上弑君恶名?储君为一国之重,除楚王无子外,其他各国没有储位空虚,悬而未决的。秦王的公子众多,为何迟迟不明确表示意见?对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,储位空虚无疑为国家隐患。因储君选错导致国亡的例子并不少见,而诸子争位导致内乱也会大为削弱国力。
终于范雎决定献策:“我国素来广招外来贤士,唯才是用,因此天下之士对我国并无真正仇恨。他们之所以相约往赵,不过要借机受到诸侯重用,进入仕途。”
秦国选拔人才从不分本国和外来,朝中重臣中,应侯原是魏人,蒙骜原是齐人。秦王点头,却道:“但六国诸侯若受这些说客鼓动,联合一致,不好办啊!”
嬴稷之父秦惠王在位时,六国曾派使臣将合纵盟书投入函谷关。盟书大意是:如果秦国出兵函谷关,则燕、赵越过太行,击其北境,楚越江淮击其南境,韩、魏、齐分三路击其中部。当时西部还有义渠国虎视耽耽,这封盟书竟令秦国十年不敢出函谷关,对好战的秦人来说,实为耻辱。
终将归去--再造星辰变 散圣 笑傲之西岳灵风 命运设计师 晨昏之际 奇侠杨小邪 化龙道 兽丹浪仙 龙在江湖 仙云之巅 丹修_6 天问 猎艳大唐 九天问仙传 绿发 横刀立马 怜花印珮 长生奇缘 天涯侠影 大网游时代
一个失业失恋的落魄男子,遇上一个奇怪的老人,加上一个奇怪的项链之后,金钱,美女,似乎全都是从天而降,而事情却又没有这么简单,这一切,需要有魂灵去修炼!...
...
在我心中,曾经有一个梦,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。 灿烂星空,谁是真的英雄,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。 重生平行世界,缔造歌王传奇!...
林易先是用Crossover在三分线弧顶晃开了防守人的重心,紧接着用山姆高德过掉了补防的阿里扎,哇靠!不看人传球,队友空了!不,队友选择高抛,漂亮的空中接力!等等,怎么有点奇怪呢?因为完成以上动作的是一位七尺大个。这是一段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。书友群484028022,欢迎大家进群聊天!...
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,在一次奇遇后,居然成为傲世天才,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...
吕诚,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,只能当杂役。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,十年时间,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,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,并且修炼出内劲,踏入武者行列。从此,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。学心法,进展神速练武技,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,惟妙惟肖。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,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...